作者:龚令民说到近代中国,章太炎和梁启超都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二人有着相同的气质,在那个多难的年代都一时引思想界之潮流,而且二人还有着相似的身份和经历。如同样是研习古文,同样是国学大师,当年清华拟建国学院的时候,胡适向校长曹云祥推荐的三个人选中就是章梁二人再加上个曾为帝师的王国维。再如同样开堂授徒,同样是门生故旧遍天下,两门弟子中也都有很多为后世敬仰的大家,章门的鲁迅、周作人、黄侃、马叙伦、沈尹默;梁门的徐志摩、谢国桢、蔡锷等不一而足。另外二人也都是靠笔杆子起家,梁启超早年在京沪两地随恩师康有为办报,因倡导维新而闻名宇内;章太炎也同样因后来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鼓吹革命而蜚声海外。不过,这一次章太炎的成名有点不“厚道”,因为他脚下踩着的正是梁启超的尸骨,这也成了二人一生交恶的肇始。一:同志,对手?最初,章太炎躲在杭州的书斋里师从经学大师俞樾专治朴学(俞樾即后来著名学者俞平伯的祖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炮声把年轻的章太炎从故纸堆中惊醒。同当时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样,“公车上书”的导演康有为成了初出茅庐的章太炎的偶像。次年激进的章太炎就从杭州寄去了十六元钱要求加入康有为在上海创办的强学会,并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康党”。在上海期间,他结交了很多维新界的朋友,如谭嗣同,唐才常,并有幸结识了康门的首席大弟子也就是后来跟他闹得不可开交的梁启超。与梁发生争执前二人有过一段幸福的蜜月期。同样擅长笔墨的章太炎曾在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中担任编辑。但不久因对孔教存有不同看法,章太炎和康梁门人发生肢体冲突,继而重返杭州。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一道海捕文书,章梁都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期间,章太炎一度跟梁启超过从甚密。还是在梁的介绍下章太炎才得以同后来被称为“国父”的孙中山结识,与孙中山的频繁接触让章太炎逐渐跳出了维新的藩篱,而渐趋革命,并最终跟维新派,跟梁启超分道扬镳。2:革命?维新?章太炎公认最著名的文章是发表于1903年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那篇与维新派彻底划清界限的文章中,章太炎直斥自己曾经追随过的导师康有为“舞词弄扎,眩惑天下”,章太炎也因此扬名天下。不过其最大的功绩恐怕还是1906到1907年间与梁启超的那场论战。革命和维新本来就是两条水火不容的路,他们之间没有也不存在调和的可能。如果说在19世纪末,维新还不失为一剂救国救民的良药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初,维新就已经沦落成了110米栏。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要想走得更远走得更快,就必须越过它。章梁之间的论战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论战的起因是康有为的一篇长文《法国革命论》,内容无外乎排斥革命,主张维新的老调。对于这样的文章,革命党人照例会组织力量煞有介事的驳斥一番。不过双方的主力笔杆章梁二人搀和进来,而且把事情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却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维新派一边,因为有事,康有为把任务交给了首席大弟子梁启超;革命党一边,1906年夏,因当年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有所谓大逆不道言论(载湉小丑,不辨菽麦)的章太炎刑满释放,二度流亡日本。并在孙中山的关怀下,开始接手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于是,针尖对麦芒,一场大规模的论战初现端倪。从章太炎接手的7月到12月,仅半年的时间,《民报》就陆续刊发了一些铁杆革命党如胡汉民、汪精卫等人措辞严厉的文章,洋洋洒洒,几乎占据了报纸一半以上的篇幅。不仅如此,宝刀未老的章太炎还亲自操刀,与梁启超捉对撕杀,写下了《箴新党论》,文中详尽地叙述了维新派的演变,并从中分析总结了维新派的诸多致命伤,如缺乏胆识,没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等。3:调停!梁子!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势,曾经以妙笔闻名的梁启超也渐感不支。于是论战刚开始,他就托与两派均有交往的湖南人徐佛苏出面调停,但铁了心的章太炎丝毫没给徐佛苏面子,你徐佛苏算个球啊!我该驳斥还驳斥,该论战还论战。又是半年时间,革命与维新的优劣越辩越明,维新派也逐渐被赶往绝路,纵使梁启超能力超群,但也回天乏术。这时他又想到了徐佛苏,鉴于上次调停的经验,徐佛苏这次没有亲自出面,他辗转找到了革命党的中坚湖南老乡宋教仁。宋教仁的面子自然比徐佛苏要大,他找到章太炎委婉表达了维新派的想法,并从反清的大局出发,劝章太炎暂时休战,得饶人处且饶人,穷寇莫追。但倔强的章太炎并不愿就此罢战,认为原则问题不能和稀泥,在目前这种辩而未明的形势下更应该奋起直追,痛打落水狗。不过为了给宋教仁台阶,也为了端正视听,他同意在以后的论战中不采取谩骂攻击的方式,也不再动不动就问候对方家庭女性成员的生殖器官。至于正常的革命与维新之争即使孙先生说停,“也万死不能从命”!话说到这份上,而且还是宋教仁出面,梁启超没辙了。1907年的冬天,曾经活跃一时的维新派机关报《新民丛报》宣布停刊,给这场持续一年多的笔墨官司画上了一个句号。从此,章梁二人结下梁子,而且终二人一生都未曾释怀,以至于到后来,清华国学院准备聘请二人担任国学院导师的时候,梁虽然接受邀请但只愿出任导师,不愿司职院长,而桀骜的章太炎更是一口回绝了清华的邀请,理由很简单,七个字——“耻与梁启超为伍”。(本人郑重声明,本号所有文章均系本人原创,欢迎订阅,所选图片皆出自网络,在此致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